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新闻>正文
文学院于文秀院长在教师荣休仪式上的讲话
2015-07-09 16:50  

文学院于文秀院长在教师荣休仪式上的讲话

 

   六月的校园夏花优雅,青春妩媚,今天文学院师生汇聚一堂,为荣休的十二位教师举行隆重仪式。我代表学院师生向以刘敬圻教授为代表的出席荣休仪式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福,同时也向吕冀平教授等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现场的荣休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光临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尤其是自行远道赶来的校友同学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荣休,是每个人必然书写的人生履历,它昭示着人一生中为社会奉献的使命告一段落,同时也可以用毕生辛勤工作的成果展示人生的辉煌与风采,更可以用无愧无悔的自足心态,开启人生美好的第二个春天。从这个意义上说,荣休可喜可贺,可敬可赞!

文学院这三代、十二位荣休的老师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学缘,为了事业和理想先后选择了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一干就是几十年!你们当中多为学院的开创者。当年正值年华芳菲时节,你们来到北疆边陲,担当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使命与夙愿,你们的青春祭不仅绘就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如画江山,也幻化涅槃了文学院的壮怀激烈与永久信念。正是你们毕生的倾情奉献和几代师生的戮力同心,学院才赢得目前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26位的骄人成绩,留下学院和学科在业内的一次次“稻花香里说丰年”。

数十年学术耕耘尘与土,八千里路教书云和月。一路风尘山,高水远,你们铁血丹心,让使命昭辉,令生命无悔!多少年来,你们历经时代变迁,始终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你们以教师职业为荣,以教育事业为重,三尺讲台一片冰心,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多少年来,你们淡泊名利,奉献智慧、耕耘心田;用平凡造就伟大,用执著铸就不凡。

教师这个职业常常被目为高尚、令人尊敬,但这个职业所蕴含的传道授业、学术研究的职责,带给人的与其说是轻松愉悦,不如说是灵魂的沉重与磨砺。作为你们的学生,我们这些后继者深知,教师这一职业与众不同,它既要探索“头顶的星空”,又要诉求“心中的道德律”,既要探究自然的奥秘,又要关注思想的真谛,因此我更愿意用诗意与凝重来描述这一职业的特征。说它具有诗意,是因为它在所有职业中最注重深度的追问、价值的坚守和意义的探寻。说它凝重,是因为一个人一旦把它作为事业,人生从此不再轻松。对于真知与意义的追求,对于学术与创新的永无止境的探索,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甚至自我牺牲,正像一位同行所说的,一个人一旦选择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实际上就已然用鲜活圆润的生命做了抵押与代价,他将失去许多实际生活的日常化内容和常态幸福感,将遗忘掉窗外明媚的风景而把自己囚禁于斗室,化漫天的星月为思想的凝露。板凳的寒凉和寂寥的清苦,这个中滋味,你们深有体会,我们也在体味。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你们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和研究方向上的建树。你们“于别人未见之处发现问题,于别人未思之处提出思想”,为学院和学科建构了教学的范式和学术的蹊径。你们的人生和事业的轨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做“优雅地老去,尊贵地离席”!你们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师表和事业偶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虽然说人生路上,没有返航。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不是年龄,青春没有地平线。作家王蒙先生:“青春和耄耋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什么叫耄耋?就是一道青春一道青春落到后面就是耄耋;什么叫青春?就是把耄耋之年切成薄片,让它透明一点,就是青春。”所以,在王蒙先生看来,耄耋切成薄片就是青春。他年逾八十还在创作,他说80岁写小说,这是人生最浪漫的事。台湾文化人李敖近期推出两本新书庆祝80岁大寿,他在售书现场指着年轻人大声说:“我一点不羡慕你们的年轻,只羡慕79岁的自己!”

的确,年龄带来的自信与优雅需要的是履历的累积和岁月的沉淀,那份从容娴雅和云淡风轻,常常令年轻人羡慕不已甚至向往憧憬。有人将老去的时光视为白金一代,它不像黄金那样炫目,也不像白银那样素朴,没有外在的花哨,却有内在的光彩。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只在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惜的事。要永远记住,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生命如水,有时宁静,有时澎湃。各位教师,荣休后你们将没了评估的焦灼,也没了考核的困扰,相信你们会更有所为,更有所乐。你们的智慧和魅力并不会随着退休而褪色,相反只会因岁月的沧桑而变得愈加厚重与醇美。你们的经验和成果永远是学院的珍贵财富,学院的教学、科研等方面还需要你们的提携和引领,需要你们的传帮带。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衷心希望各位老师继续关注学院的发展,为学院献计献策,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的各项工作。学院将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传承优良传统、再创更好成绩,让我们为将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建设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一道奋进!

2015610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