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新闻>正文
文学院举行“数字化生存与主体性重建”主题讲座
2020-05-31 09:57 文学院  文学院

2020年5月27日下午2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跣教授应邀为师生带来题为“数字化生存与主体性重建”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韩伟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张跣教授表示,这次讲座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解读数字化生存状态来讨论主体性重建的意义,并引发如何在数字化世界中重建人文学科的主体意识的思考。



一、网络社会关键词

首先张跣教授从四个方面提出他对网络社会的见解:一是生活方式的虚拟化、电子化;二是人际关系的社区化、脱域化;三是知识方式的数字化、存储化;四是虚拟王国的可能性、现实性。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社会的特征,张跣教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购物、半熟社会、虚拟课堂等现象,结合“广电一代”与“网络一代”的对比,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幽默形象、具体生动的阐释。

接下来,张跣教授围绕“网络社会”“信息方式”“信息人假说”三个关键词展开详细论述。网络社会指信息化社会的共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它催生了信息主义,使信息、知识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基础、核心资源和支配力量。信息方式是波斯特以语言学、符号学为基础,对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和批判的关键概念。信息人假说对于传统人性假说的超越和对网络社会中主体问题的认识有着重大的意义。信息人主体身份的虚拟化导致了有别于现实世界的新交往模式的产生。信息人在网络场域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化路径,有着多样性、模糊性、流变性和游戏性的交往特征。

二、数字化生存

借助对关键词的解读,张跣教授进一步展开对数字化生存状态的分析。张跣教授首先对人肉搜索和集群式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发。他以举例的方式论证了“人肉搜索”属于网络集群行为的一种,智慧叠加是其基本方式,侠客、哄客与看客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从文化角度,张跣教授进一步分析了网络道德狂欢与巴赫金文化狂欢之间的区别,进而阐发网络集群式主体的特征。接下来通过对“网络雷词”“民意的另类表达”“人人时代”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数字化时代主体在信息传播与表达的过程中的具体特征。



三、微博、微信与主体性重建

张跣教授指出,微博、微信对于我们探索数字化时代的主体重建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首先,微博作为多元话语的集散地、草根舆论的放大器、交往理性的试验区,以其信息的丰富程度、阶级穿越的现实动力、对话的“复调”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数字化公共领域。微信公众号则形成了具有“意淫”特征的快感文化。简单化、极端化为主要特征的类型化书写、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与其相伴相生,而虚拟世界所具有的强烈的保守性是其形成的深层原因。由此,张跣教授指出,微博与微信使间性主体具备了“坏消息综合征”“速度魔鬼”与“即逝公众”的特征。

张跣教授还结合网红进化的三个阶段与“屈从式消费”的三个特征,对于数字化生存进行了独到的概括分析。他认为,数字化生存呈现出传播的去中心化、主体的草根化、互动的社群化、经验的仿真化这几个主要的特征。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的主体,会满足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于定式化、程序化的信息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与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因而主体性重建的关键就在于“破茧成蝶”,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化批判精神,高扬人文梦想,借力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新进展,克服现代异化。


讲座最后,张跣教授谈了他对数字化生存下主体性重建意义的看法:数字化社会是开放的、多元的、创造的,但同时它还具有保守性。主体性重建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世界中保持清醒,让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保有对话的可能。在讨论阶段,张跣教授同师生就“人工智能对人文领域的改变”“数字化时代美学的发展与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场氛围十分热烈,许多同学都表示意犹未尽。下午时,讲座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主讲嘉宾简介:张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执行院长,阐释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媒介文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出版专著《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网络文化与社会转型》,译著《狱中札记》《创新者的密码》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个项目。兼任中国新媒介文化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文艺学会副会长,《阐释学学刊》主编等。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