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着力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大学)在教育部语用司指导下,分别于7月18日至23日和7月22日至27日远赴甘肃省天水市和定西市,组织两地共309名幼儿园教师开展了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师资培训。


为更好地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效果,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大学)培训团队开展了充分的前期调研,精准掌握参训学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与保育保教能力。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精心制定培训方案,确定了“思想教育和政策解读”“普通话水平基础训练”“普通话教学及学前教育教学能力实操训练”三大教学模块。基地依托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联盟,整合多方师资组建专业团队,通过集中理论讲解、分组实训练习、分组设计展示、陪伴式辅导等形式,全方位助力学员提升相关能力。
开班仪式上,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大学)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殷树林教授,介绍了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语言文字推广领域的突出成就,并详细解读了本次培训的背景与核心内容。他表示,培训团队将聚焦学员普通话和保育保教方面的难点、痛点,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普通话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为学前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奠定良好语言基础。

培训期间,培训团队采用“集中授课+分组练习”的模式开展教学。一方面带领学员深入剖析普通话的声韵调发音基础、语流音变、语气语调等核心理论知识,并紧密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21年版)》,针对测试各题型进行了细致地评分解析与实用地应试指导;另一方面围绕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幼儿文学作品讲读等关键内容,开展系统地理论讲解和针对性分组训练。为让理论知识更生动具体,授课教师还通过案例教学与分组研讨的形式,组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模拟展示,帮助学员深化理解与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基地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互动环节与课程安排:将课前复习与课程导入相衔接,有效保障了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同时开展个性化访谈,深入倾听学员的学习体验与实际需求。这些丰富的课程设计不仅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更通过精准的反馈机制,全面掌握培训实效,确保教学质量持续优化。

经过六天的学习与实践,参训学员们在结业之际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成果汇报。在“托举未来”主题诵读比赛中,学员们以标准的发音和激昂的情感演绎了一系列精选篇目,生动展现了他们在培训期间的扎实收获与显著提升。他们的精彩表现不仅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为整个培训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结业仪式上,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大学)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宇教授代表培训团队分享培训感想,并为优秀学员颁发了证书。刘宇教授首先对学员们克服困难、全情投入培训的高涨热情与出色表现表达了感动之情;其次承诺培训结束后,学员若遇到任何学习或实践困惑,均可随时与培训团队取得联系,团队也将不遗余力地持续帮助大家;最后欢迎甘肃的学员们常来黑龙江大学交流,共话教学心得、分享成长收获。
开展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师资专项培训,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源头性、先导性工作,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培训结束后,培训团队将系统总结经验,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专业优势,持续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学前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贡献力量。(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