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您的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正文
古代文学教研室
2024-03-15 08:35  

李亦辉

河北景县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后备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戏曲小说批评、文学文献学研究、文献检索与应用等课程。曾出版专著《〈封神演义〉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与人合著《明清戏曲宗元问题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参与其他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第七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文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胡元翎

女,1965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学博士。现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90年在黑龙江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2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师从陶尔夫教授、张锦池教授、刘敬圻教授、刘扬忠教授。专攻词学、明清文学。曾获得黑龙江省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词曲互动研究》一项、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四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一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一项等。先后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李渔小说与戏曲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拂去尘埃——传统女性角色的文化巡礼》(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等。黑龙江省级精品课主讲人之一。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韵文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刘顺

生于1978年12月,安徽定远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博士。2008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职于兰州大学。期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2010—2012)、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2013—2015)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19年1月,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论、中古思想与文学研究。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在《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文学遗产》《文与哲》《北大政治学评论》《中国政治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唐代的儒学与文学》(中华书局2024年)、《中唐文儒的思想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项目等课题多项,曾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黑龙江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王成

吉林省松原市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诗文、域外汉籍与汉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在《民族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东疆学刊》《汉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刘建欣

女,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明清戏曲选本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六十种曲〉与晚明戏曲风尚》;于《文艺理论研究》《东北师大学报》《求是学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等期刊转载;获黑龙江省第十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马丽敏

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求是学刊》编辑。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从事明清文学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辑刊》《复旦学报》《南开学报》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或摘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清文人戏曲转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俞樾文学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古典诗教文道传统的当代阐释及教育实践”子课题,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获黑龙江省第十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其他级别奖项多次。


李淑岩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法式善文学创作研究》等,在《民族文学研究》《求是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等课题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


陈建农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至2008年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贵州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科研工作,专业方向为汉魏六朝文学与文论。发表论文若干篇,2020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著有《文心雕龙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合著)、《形神之辨与六朝诗学的建构》(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2016年以来还参与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的整理工作,完成了《赵文哲集》的点校整理工作。


田峰

甘肃会宁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文化、行旅文学、地域文学等,在《学术月刊》《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藏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唐宋行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人行役记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唐代文学中的西域感知及地理意象》《唐宋时期的疆域变迁与文学演进》等多项课题,曾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等。


安家琪

生于1990年。兰州大学文学学士、硕士,上海交通大学文学博士,曾赴台湾东华大学交流。现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明清诗文与唐代文学。在《文艺理论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唐史论丛》《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政治与文学视域下的王锡爵研究》《故事里的文学经典:明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等各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赵琳

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主持完成2002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西厢故事”研究》、200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十世纪国际“八仙与道教文学”研究论丛》。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课题组成员。在《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号》《求是学刊》《北方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论唐宋“西厢故事”的过渡性》《唐传奇〈莺莺传〉悲剧新探》《〈董西厢〉“大团圆”结局新探》等3篇,参编《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二十世纪国际八仙论丛》(译著)、《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等两部。


周慧敏

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目前在《学术交流》《文史知识》《明清文学与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2项,论文先后荣获黑龙江省文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赵想

女,1992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2014年获得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古代文学),2023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中国古代文学)。现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近期关注领域为汉代文学与经学之关系、早期经典文本的形成、天文数术与文学书写、《史记》研究、《诗经》研究。

发表论文《〈史记〉传述邹衍书法新论——兼谈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学术立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在研项目有“汉初天人受命仪典与《史记》文本书写研究”,2023年度黑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史记》‘究天人之际’新研”,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文学院